2024年免费资料全集

文苑撷英

首页
员工天地
文苑撷英
陕北元宵,岁月里的炽热烟火
发布时间:2025-02-12    作者:鱼鑫乐    浏览量:30     分享:

在陕北,春节的热闹是悠长的。除夕的烟火气儿还未散尽时,正月十五时元宵节便红红火火地登场了。在我的老家,“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罢年”的传统延续了一代又一代。元宵节,就像一把火,将从除夕燃起的喜庆氛围又再度狠狠的推向了新高潮。


陕北的元宵节,从清晨的第一缕炊烟升起便有了独特的味道。自我有记忆起,老家便是那闹花灯的集会中心。每至正月十五,按照习俗,这一天在榆林二街上,无论男女老少,都要“走百病”,祈愿新年无病无灾。天还没亮,不算宽敞的街道就已被汹涌的人潮填满。

欢腾的锣鼓声骤然响起,打破了清晨的宁静。陕北秧歌是元宵节的重头戏,那鲜艳的色彩、豪迈的舞姿,是黄土地上最生动的表达。来自各县区的秧歌队,身着鲜艳的服饰,精神抖擞地走上街头,开始了各自的秧歌表演。“伞头”手持花伞,身姿矫健,伞头挥舞着花伞,引领着秧歌队伍。男人们头扎白羊肚手巾,腰系红绸带,舞步刚劲有力;女人们则身着五彩的衣衫,手中的扇子和手帕上下翻飞,眉眼间都是笑意。他们的动作粗犷而奔放,一招一式都蕴含着陕北人对生活的热爱。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,喝彩声、叫好声此起彼伏。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,大人们则一边欣赏着秧歌,一边唠着家常,分享着过去一年的收获与喜悦。

太阳渐渐西沉,余晖洒在大地上。而那份热闹也随着夜色的降临,悄然转移到了古城大街。一路上,盏盏精致的花灯依次亮起,灯下人头攒动,欢声笑语此起彼伏。我和妹妹手牵着手,嘴里哼唱着姥姥教的歌谣:“正月十五月儿明,家家户户闹花灯,走马灯,凭气转,转出一片好风景……”边唱着,边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路旁色彩绚丽的花灯。那些花灯一个赛一个漂亮,一个胜一个有新意。瞧,“武松打虎”的花灯,武松身姿挺拔,眼神坚定,拳头高高举起,仿佛下一秒就要将老虎制服;“牛郎织女”的花灯则充满了浪漫气息,牛郎和织女隔着银河遥遥相望,眼中满是深情;还有那“八仙过海”的花灯,八位仙人神态各异,各显神通,栩栩如生。这些花灯,看也看不完,说也说不尽其中的美妙。

而在这一夜,家家户户的餐桌上,都少不了那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。陕北的汤圆大多是自家手工制作,馅料是用红枣、花生、芝麻等炒熟碾碎后混合而成,甜而不腻。母亲们早早地就开始准备,将糯米粉和成面团,包上满满的馅料,一个个圆润可爱的元宵就诞生了。当元宵在锅里翻滚,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等待着这一年中最甜蜜的时刻。吃着元宵,一家人谈天说地,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,温暖着每个人的心。

陕北的元宵节,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嚣,却有着最纯粹的人间烟火。它是黄土地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,对未来的期许。每个习俗,每个瞬间,都承载着浓浓的乡情与亲情,成为陕北人心中永远的眷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