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正月十五,也是我国农历的传统节日上夜元宵节。
民间自古有“正月十五闹元宵”之俗,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,使元宵节成为年的高潮。在这一天,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歌之咏之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元宵佳作,至今读来仍然唇齿留香、趣味无穷,正如张潮说:“一年诸节,以上元为盛。”元宵节是最富有诗意的节日,天上明月高悬,地上彩灯万盏,把元宵节的夜色装点得精美绝伦,摇曳生姿。
观灯是元宵节的重头戏。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首写元宵的词:“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”词中生动地描绘了元宵佳节满城花灯,满街游人,通宵歌舞的热闹情景。描写灯节盛况的诗词还有很多,如唐朝苏味道的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暗尘随马去,明月逐人来”,宋代朱淑贞的“火树银花触目红,揭天鼓吹闹春风”,清代何景明的“已见炬如千树列,更看灯似百花开”等,都写出了元宵之夜人们展灯、观灯的欢乐情景和美好祝愿。
元宵节,自然要吃元宵。南宋姜白石曾对此作过生动的描写:“元宵争看采莲船,宝马香车拾坠钿。风雨夜深人散尽,孤灯犹唤卖汤圆。”清代符曾的《上元竹枝词》也有描述:“桂花香馅裹胡桃,江米如珠井水淘。见说马家滴粉好,试灯风里卖元宵。”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的元宵,让人垂涎欲滴。
元宵节,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。古代少女平时不出闺门,元宵节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识相恋的机会,诗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。《生查子·元夕》写道: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;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;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”诗人把一对恋人在元宵节约会的甜蜜和惆怅写得美妙绝伦、余味无穷。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一句,可谓元宵诗词中的千古绝句,不知感动了多少心怀爱意的年轻人。
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,但也会让人生发哀愁。李清照在《永遇乐》中写道:“元宵佳节,融和天气,次第岂无风雨?”平常的一句话,却反映出她经历国家动荡和个人巨劫之后,在热闹的元宵节也感受不到欢乐。
又是一年元宵节,“火树银花不夜天”。千百年来,元宵诗词为元宵节增添了无限光彩,构成了富有雅趣的特色中国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