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免费资料全集

公司新闻

首页
新闻动态
公司新闻
观陕北秧歌随笔
发布时间:2025-02-10    作者:梁俊芳    浏览量:13     分享:

作为陕北人,如果春节里没有热腾腾的秧歌,便觉得年过得不带劲。只要锣鼓响起来了,热腾腾的秧歌闹起来了,年味就在蔓延,幸福就在流淌……

瞧!“大场子”伞头打头,“龙摆尾”“十字步”“二龙吐水”……一出场就让人激动了,亢奋了,欢呼了,它以人的行走将天地山川甚至万物的生命状态尽显,粗犷、温柔、豪放、纯朴、热烈、翻腾、纠结,宁静,一切关于生命的诠释似乎都有。“踢场子”,水船、跑驴、丑角,雅戏,“拳出云卷波浪翻,脚起电闪箭离弦,身软如柳露明月,步飞似风水飘船”,似乎又在诉说着生命的多姿多彩,遇到个啥事了,自嘲一下,放下一些,也就过去了。

640.jpg

古老的秧歌,可能与祭祀有关吧,在这方曾经贫瘠的、闭塞落后的、穷困的土地上,在那些凄风苦雨的岁月里,祈求神灵的保护,祈盼风调雨顺,神灵、秧歌是人们苦难岁月里的精神慰藉,是希望,是那么一股劲!你看那些扭秧歌的和看秧歌人儿!一扭起来就欢实了,一踢起来就忘情了,踢宽了狭隘的心胸,扭活了板结的脑筋,踢走了浅陋的眼光,踢溅起了生活的舒爽和浪漫,踢踏出了生命的厚重和悠远,直踢的血气贯通,气宇轩昂,精神抖擞!

 那些“伞头们”一定是有着最朴实智慧的人儿,或从小在秧歌场里耳濡目染,或有着极强的悟性,也许那种种唱词和队形变化就在镢头刨土豆起落的瞬间产生,也许是在仡佬佬晒太阳时拿根木棍儿圈圈划划想出来的。这种智慧说不清道不明却一定实实在在,在某些人身上存在着,是与阴阳五行、天人合一、儒道思想契合的,是古老文化浸润出来的,是陕北精神的体现。

有时候想,陕北人为啥对秧歌情有独钟?或许就是那么一种透彻,晦暗了又明晰,明晰了又晦暗,最终终于大彻大悟!或许就是那么一种挣脱了、冲破了一切束缚的、豁出去了的那么一股劲!而又不单单如此,它展现了生命的美好多姿,恢宏磅礴,它在像我们诉说一种纯朴、热烈的生命力,是一种韧性、乐观与不屈服的犟劲,是一种热爱,平和和喜悦,这种生命力是你我都需要的,有这样热气腾腾的秧歌,还有啥愁的呢?

想到了故乡的秧歌,想到了小时候大年一过就开始的那份欢喜,还有那群一起扭秧歌的人儿们。其实,老家的秧歌更多是一种情结,秧歌扭起来,似乎我们还未老去,似乎过去的日子还在慢慢流淌。故乡像一位慈祥的母亲,正月回来了,她就用柔情去抚慰每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,听听孩子们这一年的欢喜和忧愁。然后秧歌一扭起来,她又用自己的智慧告诉你,不要急,不要烦,生活就像这秧歌,有起有落,有直路有弯路,会遇流水,也会遇高山,要有追求,也要懂舍弃……就这样,秧歌扭罢,故乡又送一群孩子们带着宁静和欢欣踏上了新的一年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