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土清明情
发布时间:2025-04-07 作者:宋超 浏览量:97 分享:
黄土高原的清明没有这个时节的雨纷纷,山路上的那些新绿的树枝,倒是给这黄沙飞扬的时节增添了几分生气。
现在国家提倡文明祭扫,鲜花代替纸钱。山路两旁的小贩摊位上,那些纸糊的车马房屋渐渐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束素雅的菊花、康乃馨。上山的路口设了鲜花发放点,市民凭身份证就能领到白菊。坟堆有新有旧,新的还覆着新鲜的花圈,旧的则已经塌陷,碑文模糊不清。偶尔有人来祭扫一下,拔去杂草,培些新土,便算是尽了孝道。更多的坟头则荒草丛生,显然久无人问津。生者的记忆,比坟上的草还要容易枯萎。
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上坟,他总要把纸钱一张张捻开,嘴里念叨着“要烧透些,不然下面收不到”。如今父亲上坟时,只带一壶老酒、几样点心,在坟前摆好,打开手机播放一段奶奶生前爱听的晋剧。山风把唱腔吹得断断续续,倒像是真有人在远处应和。
风还是往年的风,卷着细碎的黄土。但飘在空中的不再是纸灰,而是几片被风吹散的蒲公英。远处传来护林员的喇叭声“注意防火,文明祭祀……”这声音在山谷里荡着,惊起几只野鸽子,扑棱棱飞向更高处的梯田。
半山腰的松树又长高了些,树杈上挂着去年留下的、褪了色的祈福带。新系的黄丝带在风里飘着,像一条条通往记忆的小路。活着的人用新的方式记挂着逝者,而黄土下的先人,想必也看得见这人间的变迁。
清明过后,坟场又将恢复寂静,直到来年此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