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得好:“活要干得好,方法得用巧”,作为一名扎根一线的班组长,我对“有思路—会安排—抓落实—常检查”的“四步管理法”有自己的理解。
有思路”不是空想象
而是带着问题“蹲现场
以前总觉得“思路”是领导的事,后来才发现,一个好的思路就是解决问题的“导航仪”。班组工作任务繁琐复杂,往往是当前问题还未处理完成,另一个问题已经出现,面对这些问题,我们需要各个击破,在问题的源头治理,就需要我们紧盯现场,分清主次,高效有序处理。
会安排”不是分任务
而是“给人搭台子”
好安排能让1+1>2。现在班组流行三种办法,一是“错峰作业”,把卫生清扫、设备润滑这些活挪到下午或晚上,不影响白班特殊作业监护任务;二是“AB角搭挡”,关键岗位永远有备胎,就像中控人员与皮带巡检,互相知道对方岗位操作流程,谁有事都不耽搁岗位工作;三是“挂图作战”,运用班组重点工作进度表把工作任务画成彩色进度条,完成的任务涂绿色,卡壳的环节画红线,一目了然。我们还把设备保养时间编成顺口溜:“中班擦风机,夜班扫设备,白班点检不停息”。这么一来,繁琐的工作就变得有条理了。
抓落实”不是催进度
而是“拆动作”
曾经,班前会上吼破嗓子“本月必须零三违”,结果照样有人违反劳动纪律。后来学聪明了,把“本月零三违”拆成“本班零三违”,每天加大力度抓三违,快到月底给大家加油打气,结果顺利完成班组“零三违目标”。在实际工作中,我们可以把一个大的工作任务拆分成几部分,作好规划,稳打稳扎一步一步进行推进。
常检查”不是挑毛病
而是“提前排雷”
过去巡回检查就是拿着本子打钩,现在巡检兜里装着三件宝,测温枪测轴承温度、记号笔标隐患点、手机拍视频反馈。上月周五发现J5B传送带声音发闷,拆开一看,电机风扇叶上缠着塑料膜——这种隐患等报警就晚了。检查的最高境界,是让班组人员自己变成“人形传感器”,比如呢?小刘能听出引风机的异常震动,老李闻见焦煳味就知道哪个设备有问题。
班组四步管理法是“环环咬合”的,思路不清就去现场找答案,安排不当就在落实中逐步调整,检查发现的问题反过来可以优化思路。班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石,其运作效能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,基层班组管理者要解放思想,敢于创新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