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高气爽的季节,我们驱车来到郝家桥革命旧址参观学习。它位于绥德县城西10公里处,一条双向四车道的马路直直通向我们此行的目的地。不到十分钟的时间,我们便到了入口处,岔路上一个老汉赶着马车悠悠然前行,挡住了我们的去路。
于是,我们索性将汽车停在一处窑洞前,几个人顶着略显炎热的阳光朝里走去。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刚刚落成不久的老年活动中心,外观古朴典雅。一楼有出售陕北特产的小超市,里面陕北各地的特产应有尽有,通过与售货员攀谈才得知,这个超市昨天刚刚进行了开业剪彩,我们恍然大悟,原来门口放着几个大花篮是用来庆祝开业的。售货员热心的告诉我们,二楼专门开辟了一个展厅,那里面陈列着建国以来的旧物件。我们很感兴趣,问她可不可以去参观一下。她爽快的答应了,叫来一个小伙子帮忙看店,她拿着钥匙带我们来到二楼。
展厅陈列的老物件让我们打开眼界,玻璃柜里陈放着各种各样的粮票、书籍、钱币,墙壁上展示大小不一、重量不等的秤砣秤杆,沿墙壁放着三八大杠自行车、缝纫机、黑白电视机等,真是琳琅满目,目不暇接!在朝西的一面设有柜台,顶上按着旧式喇叭,柜台里面摆放着各种商品,手电筒、收音机、钟表、梳妆镜、暖水壶等等,听着售货员细心的讲解,看着眼前一件件已在生活中消失的物品,耳朵里响着那个时代热列的呼喊,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回到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,人人精神奋发,斗志昂扬。
意犹未尽之余,我们走出展览室,继续向深处走去。爬上阶梯,我们在一条狭窄的石头巷子停住,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汉坐着晒太阳,他一见到我们就给我们指路,告诉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上去,穿过石洞右拐再直走,便到了习仲勋的故居。他还得意的向我们炫耀,当时习仲勋就是坐在上面院子的石板上晒着太阳,风沙吹得他眼睛葛咪咪的,满脸黄土。他用方言如此形象的形容习仲勋,我们的脑海里一下子有了画面感,不仅哑然失笑,感叹方言的魅力。临走时,我们提给老汉一盒烟,他推脱了一下收下了,对我们报以感激的微笑。有了老者的指路,我们顺利来到了习仲勋故居门前。可惜,门上锁了。隔壁人家的大门敞开,我们进去询问,他告诉我们今天村书记不在。我们倍感失落,无法一睹习仲勋故居,恐怕要成为此行最大的遗憾。那邻居见我们很伤心,便自告奋勇帮助我们进去。他来到门前,用力抬起左扇门,那门奇迹般的打开了。
我们钻进去后,发现里面有两孔窑洞,门上上了锁,窗户有窗户纸贴着,看不见屋内的陈设。不过,院里的几株枣树让我们了了心愿,每人又摘又捡,装满了口袋,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!1943年3-4月,习仲勋带领地委调查组来到郝家桥开展全面调查研究工作,在这两孔窑洞驻足了44天,培育了陕甘宁边区著名劳动英雄刘玉厚同志,在绥德分区乃至陕甘宁边区掀起“人人学习刘玉厚,村村效仿郝家桥”劳动生产经验,此过程中习仲勋同志付出无数辛勤的努力。一言难以道尽心中感想,习仲勋同志正如那山半坡的核桃树,长满果实供人们享用,自己默默无闻不停付出,却不索求回报,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不停歇的学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