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免费资料全集

职工风采

首页
员工天地
职工风采
精耕致远 细水长流 ——读《精细化管理》有感
发布时间:2022-08-04    作者:刘淑珍    浏览量:1416     分享:

       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,更是一门艺术。站在科学与艺术交叉口的管理学,作为一门交叉学科,它既涉及人文艺术,又囊括科学修养。时代呼唤既具有人文关怀、悲悯情怀又具有独立精神、创新精神的管理学者。而汪中求、吴宏彪、刘兴旺三位先生在《精细化管理》一书中,更是将这门科学艺术挖掘到极致。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行政干事,在拜读完全书后,让我对管理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,更让我惊叹的是,精细化管理背后所蕴藏着的强大力量。

2024年免费资料全集

       伴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,中国一步一个脚印,实现了奇迹式的发展。人类文明的进步,都离不开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,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就是最好的证明。改革开放以后,企业管理模式逐渐由从前的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,这种转变绝非偶然,而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。因为只有如此,才能实现企业的精耕致远、细水长流。

       该书第二部分的标题是“把握精细化管理”,其中谈及专业化,提出“唯有专业或可精细”的观点,认为专业化是精细化的前提。读到此处,不免让我想到公司今年在专业化方面的各类举措,无一不在践行精细化管理。

       首先便是培训工作,2022作为技术技能提升年,公司自上而下积极响应,以培训为载体,提升全厂职工的专业化程度。针对各级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提升,公司专门开设了“管理沙龙”,不仅邀请专家教授、行业优秀讲课,更有公司内部管理人员讲课、互动发言。此外还有管理学书籍的阅读,通过“每月共读一本书”活动,让所有人积极加入读书行列之中,用专业知识补管理短板,用专业管理实现企业的高效率运转。针对其他职工的专业化提升,公司更是有的放矢,力求探索出一条电化特色的培训之路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,一改往日“形式主义”般的培训风格,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。公司年初就制定了全年的培训计划,对全年培训工作进行宏观的统筹掌握,同时对培训工作进行了全过程的规范管理,培训结束后便举行考试,实现了培训内容入脑入心。为了确保培训实效落地有声,公司还专门制定了培训奖励办法,最大程度提高职工的参与积极性。就国家层面而言,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,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在此期间,企业要有所担当,必须高度重视培训工作,以培训为抓手,逐步增强培训工作的体系性、规划性、针对性,助力“人才强企”战略的落地,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企业力量。就企业自身发展而言,严抓培训工作,有助于提高职工专业化水平,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,让企业在当下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
2024年免费资料全集

       其次就是降本增效工作的开展,以数据化的成本分析为支撑,不断挖潜内外部效益空间。马克思曾说:“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运用数学时,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。”诚然,精细化管理同样也需要数学,即主要以财务数据为主的数学。公司领导班子曾在周例会上特别强调,所有人要提高数字敏感度,从数据中见出设备运行状况、原料采购成本、产品销售价格、企业盈亏情况等,同时还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公司财务资产部在数据化分析中所付出的努力,在周例会及月度效益对标会上进行全面的成本测算,让所有人对发电成本及电石成本一目了然。在降本增效推行的过程中,要充分发挥财务的作用,我们深刻认识到财务是生产经营的科学反映,也是具体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数据分析的系统。通过逐月数据横向及纵向的比对,剖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短板,为次月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。在效益对标会上,各部门用数据说话,通过数据的比对,寻找低价优质的原料供应商,锁定合适的产品销售方,实现利益最大化。让可视化的数据成为翔实可靠的指南针,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保驾护航。

        最后就是全过程管理,书中第四部分讲到“结果要靠过程来保证”,这首先就要求企业要加强顶层设计,确保企业战略定位的准确性,而后便是完善的制度体系,确保流程的正确性。全过程管理,重在过程、重在细节,要把小事做细,把细事做透,拒绝“差不多”主义。其实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,能将全过程管理落实到位,那么我想其管理是成功的。今年,公司针对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,进行了相应的督办,如周例会工作完成情况、领导交办任务的完成情况等,通过有效的督促实现工作的高效完成。“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”,只有在执行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制度的不合理之处,而后进行再修订。公司领导班子要求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,对不合理之处要及时更正,对无关紧要的部分则剔除,正如奥卡姆剃刀法则所说:“如无必要,应予舍去。”因为制定制度的初衷就是防止并惩罚企业成员做错误的事,让所有职工对“热炉法则”了然于胸、铭记于心。

       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会将精耕细作渗透在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角落,更会将精细化管理的思维牢牢印在每位职工的脑海里,唯有精耕方能致远,实现细水长流。